祖国西部边陲,喀喇昆仑高原,常年冰雪覆盖、高寒缺氧。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,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,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。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,中央军委为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、记一等功,他们是团长祁发宝、营长陈红军、战士陈祥榕、肖思远(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人)、王焯冉(河南省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土城王村人)。
英雄虽已离去 精神永驻边关
春节期间,记者来到喀喇昆仑高原,记录下边防一线官兵的忠诚与勇敢、坚守与奉献。
一大早,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蒙蒙亮,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已准备出发。按照计划,他们要对预定点位进行巡逻。
巡逻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,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。车外寂静的高原,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。
2020年4月开始,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,抵边越线搭建便桥、修建道路,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,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,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。
6月,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,悍然越线挑衅。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,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,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,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。
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,一边占据有利地形,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。增援队伍及时赶到,官兵们奋不顾身、英勇战斗,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。外军溃不成军,抱头逃窜,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,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,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,身负重伤;营长陈红军、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,奋力反击,英勇牺牲;战士肖思远,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,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;战士王焯冉,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,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,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。
23岁的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,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,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,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。突然,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。危急时刻,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:“你先上,如果我死了,照顾好我老娘!”马命获救了,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。走上斗争一线前,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他说:“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,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,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。”
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、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,筑起巍峨界碑。
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“卫国戍边英雄团长”荣誉称号,追授陈红军“卫国戍边英雄”荣誉称号,给陈祥榕、肖思远、王焯冉追记一等功。
英雄虽已离去,精神永驻边关。
严峻边防斗争中,官兵们更加懂得了边防军人的责任与担当;英雄事迹感召下,官兵们守边护边、不怕牺牲的信念更加坚定。去年底,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,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。
战士付忠义说:“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。但是,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,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。边关虽苦,但总要有人守。只要边防一天需要,我就一天不走。”
五年前的一封家信 看哭众人
一封家信的力量有多大?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新兵时收到的家信?2016年10月24日,新疆军区某团新兵一连的新战士收到了父母寄来的家信,笔者闻讯探访,浓浓亲情、乡情和炽烈战友情扑面而来。
“现在你爸每晚都看军事节目,每当看到新兵训练时,他说仿佛看到了你一样”“看到新兵训练时的场景,妈就想到了你,为我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”“孩子,加油、努力,爸妈永远支持你”……
王焯冉爸妈的来信
拿到信时一脸欢喜,才看了几行就忍不住哭了;颤抖的手,模糊的眼,新兵王焯冉小心翼翼捧读着母亲寄来的信。
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已经习以为常,一身戎装让他显得格外坚强,虽然还没有佩戴军衔,但举手投足间已有了军人的模样。来到部队快50天了,小王工作训练从不叫苦叫累,更没有哭过鼻子。
“哭吧,想哭就哭出来。”我转身拿包纸巾的功夫,小王已经涕泪交加。似乎沉浸在父母的话中,或是怀念起家人,小王没有去擦拭泪水,而是一遍一遍地翻看不足3页的书信,任凭它们流淌。时间凝固了,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看着他汇聚在鼻尖上的泪珠,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。“小王,爸妈都说什么啦?”见我问他,小王没有回答直接把信递向了我。
“儿子,你要坚强,部队是一个可以让你长大成人的地方”“部队能培养你良好的品德,磨练你强壮的体魄”……我试着读起来。“你母亲说得多好,收到信心里特别有劲儿吧?”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说话,小王都是嗯嗯啊啊地回答着。
“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动情处。”我硬生生挤出这句话,没想到小王嘴里竟支支吾吾冒出“我也是这么认为”。
征得他们同意,我让班级里的战士一起读读这封家信。大家很快围上来,看到亲切的称呼、熟悉的口吻,屋子里再一次静了下来。他们在想些什么不得而知,但从表情上能够读到感动、想念、羡慕……
“在家是儿女,军营一个兵。只有努力训练,取得优异的成绩,才是父母最想看到的。”我打破沉寂,举起相机要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,小王赶紧正一正胸前“纪律标兵”的牌子,看我在瞧他,小王一咧嘴笑了……
家人的期盼是实现理想的催化剂。回到训练场,排长正在组织战术基础动作训练,他们穿好装具,接过步枪,一个跨步直直向前跃出。一声“开始”口令后,战士们子弹出膛般冲了出去,铁丝网下卷起一道黄尘。低姿、侧姿,姿势有板有眼,卧倒、据枪,动作一气呵成,得知成绩合格后,两张“泥脸”绽放出笑容。
战士正在阅读父母的来信
“宁肯高原埋忠骨 绝不丢失一寸土”
有人团圆,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。这个春节,在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官兵,学习英雄事迹、激发练兵热情,成为自觉行动。
连长李传江说:“利用冬季寒冷时节,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,官兵们士气一直很高,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。”
今年1月,这个团列装15式轻型坦克。新装备到来后,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力,成为全团上下最关心的事情。春节期间,官兵们几乎没有休息,训练一直抓得很紧。
战士牛鑫垚说:“现在我们有了新装备,钢多了气要更多,骨头要更硬。我们要加紧训练,更加熟练运用装备,做到随时亮剑迎敌。”
武器装备更新换代,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完善。新式轮式救护车、全地形后勤运输车,以及新型保温营房、保温菜窖、防寒被装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先后配发部队,让驻守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官兵们有了坚实的支撑保障。
千里热血边关,遍地英雄屹立。尽管已经立春,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,气温最低时接近零下30摄氏度。面对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,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,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,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。
指导员张志鹏:“英雄的事迹精神,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。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。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,决不丢失一寸土。”
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,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,有了生命的色彩;虽然古老苍凉,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,有了火热的气息。
一代代边防军人,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,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。誓死捍卫这片土地,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,最坚定的信念。
某边防团政委王利军说:“我们珍爱和平,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,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祖国的领土和主权。我边防官兵始终牢记卫国戍边神圣使命,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,做好长期斗争准备,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,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。”
当我在战场上倒下
请别难过
那鲜血染红的大地
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
当我在战斗中牺牲
请别难过
我化作翱翔的雄鹰
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
请放心吧!祖国!
致敬英雄!
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!
来源: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国防时空》、中国军网、中国军视网